湖南工业大学外聘研究生导师情况一览表 |
姓名 |
张杰 |
性别 |
男 |
出生日期 |
1978.10 |
民族 |
汉 |
政治面貌 |
党员 |
身份证号码 |
|
专业技术职称 |
教授级高工 |
定职时间 |
2017.12 |
拟任导师 类别 |
博士☑ 硕士□ |
最高学历 |
博士 |
最高学位 |
博士 |
毕业学校 |
湖南大学 |
|
|
毕业时间 |
2010.12 |
申请类型 (打√) |
学术学位 |
√ |
学科专业 |
电气工程 |
研究方向 |
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仿真 |
专业学位 |
|
本人所在工作单位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专业技术职务 |
高级主任师 |
任职时间 |
2016.1 |
本人近五年( 2013 年至 2018 年)科研情况 |
汇总 |
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5 篇;出版专著(教材) 部。 |
|
获奖或鉴定成果 项,其中:国家级 项;部(省)级 项;市(厅)级 项。 |
|
目前承担科研项目 项,其中:国家级 4 项;部(省)级 2 项;市(厅)级 项。 |
|
近五年科研经费共 500 万元(其中:纵向 500 万;横向 万。 |
代表作品或获奖 |
序号 |
获奖或鉴定项目、专著(教材)、论文名称 |
获奖名称、等级或鉴定单位或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时间 |
本人排名 |
|
1 |
基于添加法的新型换流变压器数学建模及短路故障计算 |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 |
1 |
|
2 |
Research on modeling method for micro-grid based real-time pure digit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
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mulation and Modeling Methodologie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SMTA 2014 |
1 |
|
3 |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 of third-generation metro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Rail Transportation, EITRT 2015 |
1 |
|
4 |
电气化铁路车网低频振荡机理研究 |
机车电传动,2016 |
1 |
|
5 |
车网谐振机理分析及仿真研究 |
大功率变流技术,2014 |
1 |
目前承担主要科研项目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科研 经费 |
时间 |
本人角色 |
1 |
轨道交通列车高效变流装置 |
国家重点研发 计划项目 |
1038万 |
2017-2020 |
子项主持 |
2 |
高性能牵引供电系统技术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1119万 |
2017-2020 |
子项主持 |
3 |
高速列车车网电气安全防护理论与 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 重点项目 |
50万 |
2015-2018 |
子项主持 |
4 |
轨道交通新型供电制式车辆与车载储能技术 |
国家重点研发 计划项目 |
1485万 |
2017-2020 |
子项主持 |
5 |
|
|
|
|
|
本人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工作情况简介(专业特长、取得成就、突出应用实践) 专业特长: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关键技术研究及仿真平台建设。 2013-2014年,主持铁道部重大项目、株洲所I级子项---车网一体化仿真平台: 构建了车网匹配研究平台;掌握车网高/低频振荡、直流机车RC支路烧毁机理及抑制策略,并成功仿真复现以上事故,解决了我国电气化铁路高速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关键难题。 (5)2013-2014年,主持新能源并网发电半实物仿真平台建设: ①缩短风电、光伏变流器整机产品研制周期30%以上、降低试验成本50%以上。②帮助风电、光伏变流器产品一次性通过国网低电压穿越认证、电网适应性认证、鉴衡认证等。 2015-2016年,主持株洲所Ⅱ级子项---列车供电仿真子系统建设:成功建设国内首套轨道交通路-网-车一体化实时仿真平台,满足轨道交通多系统、多学科协同优化设计、验证要求。 2017-2018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株洲所I级子项---轨道高压电力电子变压器半实物仿真平台: 攻克大规模高频电力电子变压器解耦、拆分、集成技术,实现其高效、精确的实时仿真,为样机孵化提供强有力仿真支持。 (3) 2017-2018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铁路总公司重点研发计划子项、株洲所I级子项---高性能牵引供电仿真平台建设 攻克机车/高速动车动态连续运行情况下的综合车、网、铁路供电装置的大系统联合仿真技术,实现车-网-铁路供电装置动态耦合特性的准确模拟。 在公司尚不具备牵引供电系统试验平台的情况下,依赖该平台,对公司新开发的新型铁路供电装置等主电路拓扑、参数、控制算法进行了充分的仿真测试、验证及优化。 (4) 2017-2018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车网低频振荡半实物仿真平台建设 完成基于伴随网络法的多车并网解耦模型算法研究及测试,实现多车分核并行实时仿真计算。 完成CRH3/CRH5高速列车的控制算法仿真测试及优化; 实现车网低频振荡事故的半实物仿真复现。 专利:发明专利21项,其中授权专利7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