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关于启动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湘教通〔2016〕102号)和《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迎评工作方案》(湖工大政字【2017】28号)等文件精神,2017年11月19日至11月23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一行对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与评估。专家组组长吕明教授进驻学校期间,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通过听课、看课、调阅资料、走访、深度访谈、师生座谈等方式,对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教学各方面工作进行了详细地考察、评估和诊断。
专家组对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一是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能够与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二是教师和各种教育资源条件基本能够保障本科教学的需要;三是教学和质量保障健全,运行正常;四是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学院办学质量的满意度较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专家也客观地指出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明确指出了本科教学中需要整改和必须整改的方面,并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和措施。学院高度重视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按照《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迎评工作方案》(湖工大政字【2017】28号)文件要求,学院及时对专家反馈的意见进行了认真梳理,结合《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方案》(湖工大政字【2018】44号)文件精神,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具体分析,进过全院的充分讨论,确定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把近期整改工作与学院的长期建设任务与发展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整改工作与日常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以重点解决专家组指出的问题和学院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为主线,巩固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各项成果,继续完善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整改目标
(一)进一步加强学院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广泛宣传,提高全体师生对学院办学定位的认同感。
(二)加大本科教学投入,加强教学条件建设,进一步拓展教学资源,加快实验室建设工作。
(三)优化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加大师资引进与培养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五)构建系统的服务教师职业发展体系,完善适合各类人才发展的成长和竞争机制。实施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支持计划,推动全体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强化改革意识,提升教学水平。
(六)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增强老师和学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七)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教学过程监控和监管手段的有效性,注重教学质量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加强信息反馈、改进意见的落实和运用。
(八)增加课程总量,丰富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多上课,上好课。
三、组织领导
(一)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学院的整改工作方案,做到机构人员到位,精力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确保整改工作抓落实,抓过程,抓成效。
组 长:李圣清 傅丽华
副组长:曾进辉、谭正祥、秦斌
成 员:黄丽华、何静、张学毅、肖强晖、凌云、肖伸平、李祥飞、李毅梅、周文权、周玉、吴婧
(二)各单位通力合作,互相配合,对整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沟通,积极主动协调解决,共同推进整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三)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力量,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参与整改,群策群力,针对薄弱环节,扎实开展整改工作。
四、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学院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广泛宣传,提高全体师生对学院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的认同感
1. 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战略研讨,通盘考虑,尽快完善学院“十三五”发展总规划与相关子规划,认真剖析国际、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材料领域发展趋势,按照教育部和学校规范要求,进一步明晰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向全院师生员工解读和宣传,优化决策机制、凝聚共识;发挥国内外专家学者、行业专家代表、社会知名人士、杰出校友等作用,为学院学科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落实提供政策咨询;使全院师生员工进一步提高对学院办学定位的认同感,增强爱院敬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进一步加深教职员工对学院人才培养特色的认识,了解当前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材料领域内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求,明确学院在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接轨国际,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优势、为以新材料和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为主导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所发挥的作用,使教职员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将自己的事业发展融入到学院事业中来,为学院发展服务。
3.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解放思想,开阔视野,转换理念,鼓励教师围绕学院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勇于创新、不懈奋斗。
(二)加大本科教学投入,加强教学辅助设施与条件建设,进一步拓展教学资源
“十三五”期间已经投入127万建成了DSP实验平台、启动了西门子工业控制工程训练中心、电气信息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180万实验设备的计划编制、设备采购和招标工作;另有350万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也在积极建设中。同时450万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建设的实验室建设项目“智能微电网先进技术创新平台”和“自动化与电气工程专业工程能力平台”以被学校确定为2018年建设项目。通过上述项目的建设,将为学院学生开展创新型实验项目建好研究平台,目前部分实验设备已到位并做好了验收准备工作。
(三)优化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1.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健全学生课内、课外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培养体系,提高课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参与度。将创新创业、第二课堂融入到培养方案,并适度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学分比例。
2.切实推进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在专任教师中遴选学业导师,每位导师指导3-5名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工作,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四)加大师资引进与培养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在学校“双一流”战略的引领下,认真审视学院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落实《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1. 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快推进教师博士化进程。在不断优化电气工程专业教师队伍结构的基础上,积极引进自动化、电子信息和测控技术专业教师队伍,每年新增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名左右,至2020年专任教师总数达到120人以上。稳定骨干教师队伍,着力培养后备力量,培养一批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青年教师,重点培养30名左右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分类指导制度,形成一支层次高、结构优、富有创新精神、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2.加大国外培训力度,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通过国家公派、学校公派和项目合作等多种渠道为教师争取更多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设立教师国际化培训专项经费。提高教师申请公派出国培训的积极性,加强教师外语培训,提高教师申请国家公派出国项目的成功率。2018年-2020年计划每年派出2-3名左右教师出国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
3.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等教学辅助人员的补充和培训工作,稳定教学辅助人员队伍,鼓励其在职学习,加强培训力度,提高辅助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五)构建系统的服务教师职业发展体系,完善适合各类人才发展的成长和竞争机制
1.明确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职能,做好调查研究,加强中心人员与高水平兄弟院校的沟通和交流,定期对中心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业务培训,使中心兼具管理性、学术性和服务性职能。
2.构建系统的服务教师职业发展体系,建立科学的教师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以能力、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的职务聘任办法,构建适合各类人才发展的成长和竞争机制。
3.对学院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进行合理规划,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激发老教师发挥“传帮带”的积极性。
4.实施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支持计划,确保经费投入,完善相关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对教师教学、科研等工作的过程管理,定期检查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
5.加快服务教师职业生涯信息化平台建设,不断丰富培训资源,建立教师职业发展电子档案、动态监控体系和成长评价体系,实行精准服务,个性化帮扶,及时掌握教师职业发展方向和轨迹,为制定完善更加符合我院教师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提供可靠依据。
(六)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增强老师和学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根据学院的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系统设计、顶层设计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入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全院师生对教学改革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与兄弟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加大教师学习培训力度,用教学改革的现实成果激发改革热情,用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启迪改革思路。
3.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的激励机制和配套政策,加大教改项目经费支持额度,提高对教学改革的政策保障和服务支撑力度。
4.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教师的工作绩效由单纯的量化评价向质、量并重转化,建立起引导教师注重教学质量,以教改促教学的机制。
5.启动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工作,对2015版《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教学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优化,构建更加科学、合理、具有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规划。
6.继续开展教学大纲修订工作。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启动新一轮教学大纲修订工作,以学生为中心,摒弃陈旧的知识内容,更新知识体系,固化教改成果,培养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七)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教学过程监控和监管手段的有效性,注重教学质量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加强信息反馈、改进意见的落实和运用
1.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制定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教学质量保障工作中的职责;建立更为通畅的质量信息收集、处理、反馈机制,增强各部门的责任意识,主动加强沟通与合作,及时解决所反馈的问题,确保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2.进一步明确院(系、部)分管教学副院长(主任)的工作职责;制定相关政策,保证教学督导队伍建设。下半年做好学院教学督导队伍的调整工作,组建新的学院教学督导组。
3.开展教学评价与质量监控时,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监控与结果评价等方面坚持均衡评价。
4.充分利用学生评价、督导评价、同行评价等教学评价信息积极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管理部门优化课程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发挥网络数据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功能,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5.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和社会、用人单位反馈机制。继续建立和完善涵盖学生、教师、教学管理及相关职能部门、教学督导、专家、社会和用人单位在内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体系,多渠道收集有关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信息,并及时进行反馈,确保反馈渠道畅通、信息传递迅速。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环节进行持续监督,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动态监控和教学环节的动态调节。通过教学检查、督导听课等对教学质量进行反馈,定期召开用人单位、毕业生和学生家长座谈会,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反馈意见体现在本年度的本科教学培养方案调整、教学大纲的修订、专业建设规划和课程设置中。
(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加课程总量,丰富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多上课,上好课
1.进一步论证、完善《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对传统专业进行调整。对学生满意度低、相互支撑度低的专业,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专业影响力和吸引力。
2.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巩固现有专业,培育优势专业,突出特色专业,发展新兴专业,凝练特色学科,完善相关专业设置,建设专业链条,增强专业之间的支撑度和抗风险能力。
3.优化本科专业质量标准。通过专业评估和认证,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发展机制,督促各专业严格按人才质量标准和社会需求办学,均衡专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
4.以学分制和辅修专业促进课程体系改革,全面实施学分制,调整专业课与非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比例,加大选修课、人文素质课、基本技能课和实践教学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5.加大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广网络课程、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激发广大教师的教学热情,浓厚“多上课、上好课”的教学氛围,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2018年-2020年计划建设5门以上网络开发共享课程、5项以上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九)积极响应学校校院两级管理,充分调动全院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院快速可持续发展。
2018年将出台《湖南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绩效工资二次分配方案》,利用学校下发的师资的引进、选聘、使用、管理等权限,推动学院积极主动走出校门,拓宽渠道,创新模式,招贤纳才;建立竞争性人事管理机制、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激励机制,促动各专业教师有序流动,促进学院优化专业招生和培养计划,促进专业师资队伍的合理配置,破解局部生师比过大的难题。
五、整改工作时间步骤
整改工作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研究部署阶段(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
学院全面总结审核评估工作成绩,认真分析本科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根据《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报告》,研究、制订整改工作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责任。
(二)整改实施阶段(2018年3月至11月)
学院各单位根据整改工作方案和本单位整改工作任务,逐项完成整改工作任务;学院适时组织开展整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
(三)验收总结阶段(2018年11月至12月)
学院在检查验收的基础上,完成整改工作报告,经学院党政联席会审定后,报送学校评估办。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
整改工作是强化办学合理定位、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契机,做好整改工作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学校改革步伐和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协作
学院各部门通力合作,互相配合,对整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沟通,积极主动协调解决,共同推进整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三)扎实整改
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力量,全体教职员工参与整改,群策群力,针对薄弱环节,扎实开展整改工作。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8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