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情况
何静,博士,二级教授、“轨道交通高性能控制与智能运维”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自动化”负责人(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包装自动化”负责人、教育部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试点领导小组成员、日本JSPS海外特别研究员、湖南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
E-mail:hejing@263.net
二、受教育经历
2009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
2002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1992年株洲工学院自动化专业毕业
三、研究工作经历
2018-09至2018-10,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 工程学院, 教授
2016-12至2017-12,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 工程学院, 访问学者
2016-03至2016-05, 东京工科大学, 机械工学科, JSPS研究教授
2007-05至2008-04,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应用数学系, 访问学者
2004-09至2005-11, 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 自动化实验室, 访问学者
1992-06至今, 湖南工业大学, 交通与电气工程学院, 教授(2009年-)。
四、主要研究方向与工作业绩
1. 主要研究方向
(1)人工智能应用:重载铁路线路智能运维与服役性能演化规律、微小故障智能识别等研究。
(2)电机系统及其控制:兆瓦级电机的高效驱动和集成优化技术、大功率电传动系统的智能协同控制等研究。
2.工作业绩
以第一完成人获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20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24,2017年)、中国包装总公司科学技术三等奖(2009年)、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二等奖(2024年)、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一等奖(2024年);指导学生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铜奖(2023年);参与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9年)、中国包装总公司科学技术一等奖(2016年)。
(1)主持的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重载铁路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机制与线路服役性能演化规律(2021YFF0501101),2021.12-2025.02,1151万元.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轮轨状态多源感知的高速列车轮对踏面损伤诊断与容错控制(52172403),2022.01-2025.12,58万元.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子课题:高速铁路复杂多元应用场景下的类脑智能健康管理体系架构与信息协同(U1934219),2020.01-2023.12,60万元.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大功率永磁同步牵引驱动系统容错控制方法(61473117),2015.01-2018.12, 81万元.
[5]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滑模变结构的非线性系统故障重构方法(61104024),2011.01-2014.12,23万元
(2)授权发明专利
已授权发明专利67件,其中,以第一发明人授权的代表性发明专利如下:
[1] 一种浓酱粘稠食品罐装控制系统和方法,CN201910868709.6,2024.07.23
[2] 基于深度代价敏感卷积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及诊断框架,CN202111212260.1,2024.07.12
[3] 一种基于多尺度分级的列车轮对踏面损伤分类识别方法,CN201811573532.9,2024.01.26
[4] 一种基于双偏差耦合结构的多电机转速转矩双同步控制方法,CN202010443543.6,2023.09.08
[5] 一种安全距离约束下重载列车滑模一致性跟踪控制方法,CN202110792196.2,2023.03.31
五、代表性论文
2020年以来,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的50余篇论文,以下是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发表的5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
[1]基于改进SNN的列车轮对踏面缺陷识别方法[J].铁道学报, 2025,47(1):83-92.
[2]Robust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Using Voltage Coefficient Matrix Updat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2024,159,109999,1-12.
[3]Predicting the Remaining Useful Life of Rails Based on Improved Deep Spiking Residual Neural Network[J]. 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24.188,1106-1117.
[4]LLD-MFCOS: A Multiscale Anchor-Free Detector Based on Label Localization Distillation for Wheelset Tread Defect Detec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2024, 73,1-15,Art no. 5003815.
[5] Prediction of Remaining Useful Life of Railway Tracks based on DMGDCC-GRU Hybrid Model and Transfer Learning[J].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2024,73(6):7561-7575.
六、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包装自动化》《轨道交通自动化》《智能化产品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
研究生课程:《智能控制技术》等。